展示柜货号:未知 岳阳:突发!紧急撤离!0伤亡!
2022年7月6日10时30分,汨罗市神鼎山镇鹅江村双龙组沙溪中学北西侧周振宇户主屋后发生一起滑坡,造成屋后挡墙被毁,墙体局部受损,掩埋水井一口,冲毁学校操场排水沟30m,直接经济损失约20万元,潜在经济损失240万元,灾情等级为小型。因提前预警,及时转移群众并封锁道路,未造成人员伤亡。
该滑坡属小型浅层推移式土质滑坡。滑坡体纵向长12m,横向宽度32m,平均厚度约3m,总体积约450m3。滑坡主滑方向295°,平面形态呈舌形,剖面为直线形。滑坡体变形迹象明显,后缘形成高约1-2m的滑壁,滑动距离约20m,属小型土质滑坡。
本滑坡虽为非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但在汛前巡排查、农村临坡切坡建房调查中均发现其存在地质灾害隐患,并迅速将该点纳入到地质灾害调查点,与隐患点一同进行监测、预警、管控等工作。
7月6日3时17分市气象局发布乡镇强降雨橙色警报,其中神鼎山镇最大小时降雨量达50.7mm,乡镇政府接受到信息后,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切坡建房户和有隐患调查点进行巡排查,中途发现周振宇屋后切坡挡墙存在鼓包、变形迹象。发现后立刻上报并及时转移了周振宇家1户3人。
滑坡地质灾害发生后,汨罗市自然资源局高度重视,及时组织各相关部门赶赴现场进行防御响应,成立指挥部,并就防御响应及重建工作多次召开现场调度会。
及时疏散群众,划定警戒区域,24小时值守,严禁无关人员在警戒区内逗留;地质灾害技术支撑单位技术人员随同现场值守,随时掌握动态变化。
灾害发生后,技术支撑单位组成应急技术小组,并于7月6日11时到达现场开展应急调查,进行无人机测绘、现场踏勘及调查访问。初步查明了灾害发生范围、规模、灾情损失、形成原因及发展趋势,为地质灾害防治和灾后重建提供了技术依据。
灾害发生后,立即成立监测小组,加强该区及周边地质灾害监测。坚持每天定期监测,并建立监测台账,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灾害防治,时间就是生命。特别是地质灾害,每提前一天发现隐患,每提前一分钟预警,就可能挽救无数人的生命。此次地质灾害之所以能实现人员零伤亡,主要得益于“人防+技防”手段的有效运用,为各项防险防灾工作争取了充足时间。正是因为做到了早发现、早提醒、早准备,才让地质灾害不再突如其来,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汨罗市地质灾害隐患点142处,必须时刻警惕。为此,汨罗市建立了市、乡、村三级地灾防治责任体系,明确各级责任人和监测员,形成了自上而下、层层覆盖的群测群防网络,建立了最严格的的工作体系。3月~7月,汨罗市自然资源局坚持每月就防汛抗灾工作进行专题部署,先后多次启动防汛应急响应,各级领导干部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到岗,对隐患点进行巡排查,第一时间掌握并处理突发情况,始终把“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责任意识牢牢挺在胸前,时刻保持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科学调度,未雨绸缪,事事谋在前、干在先,牢牢把握应急处置工作的主动权。
群众的避险意识提高在转移安置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此次转移安置被转移群众的高度配合,主要在于平时地质灾害知识宣传到位,群众文化水平参差不齐,自我避险意识缺乏,汨罗市自然资源局在日常地灾巡查过程中,自然灾害易发天气中,通过宣传地灾避险讲座和播放省厅大型微电影《忏悔》相结合进村组、开展避险应急演练、“村村响”等形式,宣传提醒周边群众,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积极参与配合防灾减灾,大大减轻了基层发动群众应急避险时的思想阻力。
充分认识科技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重要性,其无论是地灾调查的准确性、测绘的快速性还是监测的自动化上,科技均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减灾防灾中要利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遥感技术等各种现代化科技手段以突出“技防”作用,稳定发挥“人防+技防”的防灾减灾效果。